「視界 香港」之外:探討香港公共藝術的未來
法語圈同樂節
英國文化協會+ 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

- (二) 17-05-2016 7:00 PM - 1 小時 30 分
奶庫
免費入場
簡介
「視界 香港」是香港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公共藝術裝置項目。31個雕塑矗立於港島中西區方圓一公里內,包括27個人像雕塑於大廈天台和天際間,4個人像雕塑於地面和行人路上,成爲了城市景觀的一部份,該裝置項目將於5月18日結束。
「視界 香港」由英國著名藝術家Antony Gormley創作,自去年11月在香港展出以來,引起了社會對公共藝術廣泛的思考與討論。該裝置項目鼓勵大眾反思人類和環境的關係,啟發大眾對公共空間的思考。
在此項目即將完結之際,作爲「視界 香港」的主辦機構,英國文化協會特邀不同領域的專家匯聚一堂,探索香港公共藝術的未來。討論將以「視界香港」作為引子,分享該項目背後的故事以及策展過程中所面對的困難與挑戰,同時受邀講者亦會從不同層面剖析大眾對公共藝術的理解,探討如何能進一步提升大眾參與,從而推動本地公共藝術的發展。
歡迎參與討論,爲香港公共藝術的未來的出謀獻策!活動資料如下:
日期: 2016年5月17日 (星期二)
時間: 晚上7時至8時30分
地點: 藝穗會,香港中環下亞厘畢道二號
語言: 英語
登記: 免費入場,請於www.art-mate.net/doc/15770登記。
主持: 黎柏得(Robert Ness), 英國文化協會總監
講者:
香港藝術行政人員協會為是次講座之合辦機構,此活動為2016文化領袖論壇加料節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