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默劇回顧與展望
法語圈同樂節
藝穗默劇實驗室

- (一) 08-05-2017 7:00 PM - 1 小時 30 分
冰庫
免費入場
簡介
香港默劇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至2000年,是當時一個非常活躍的劇種,亦是普羅大眾知道默劇是一個什麼東西,原因自1984年藝穗節的藝墟開始,默劇成為必然節目,而在1987年藝穗默劇實驗室成立以後,藝穗會和藝穗默劇實驗室成員大力向社區推廣,使默劇從零的開始到街知巷聞。
默劇在西方有二千年歷史,亦是西方人士認為她是藝術中的藝術,法國更將默劇視為國寶,可惜默劇在香港祇視為可有可無的另類表演,而藝穗默劇實驗室就是在這逆流淺灘中堅持到今天,30年了。
藝穗默劇實驗室成員來自中大校外課程,導師是香港默劇拓荒人霍達昭,霍達昭本來是從事繪畫行檔,自1982年演出自學默劇,84年參加藝穗節演出自學街頭默劇,85年取得英國文化協會助學金到英國正式學藝後,1986年在中大校外課程開班教授默劇,有感於課程太短(初、中班加上才24節),在藝穗會經理謝俊興先生鼓勵下,於1987年成立藝穗默劇實驗室,繼續引領學員研探默劇(全程免費)。
30年算是一代人吧!一個在沒有外來金錢支助的藝團,能存活30年,除了對這門藝術堅持和執著,再也想不到任何原因。2017年是藝穗默劇實驗室成立30週年,五月八日下午7.00至8.30,在藝穗會的地窖(Vault),有一個題為“香港默劇回顧與展望”座談(免費),歡迎有興趣了解香港默劇的朋友參加。
講者:藝穗默劇實驗室創辦人 霍達昭